馬師傅和妻子兩人在家鄉經營著一家水果店,雖然平時比較辛苦,但日子還算過得去,家里的兒女也很乖巧。前段時間,妻子總說自己身上沒有力氣,也沒有食欲,馬師傅還以為是妻子想偷懶不干活,也就沒當回事兒。結果一個月過去了,馬師傅突然發現妻子消瘦了不少,并且臉好像也變黃了,像營養不良一樣。馬師傅感覺到不對勁,便帶著妻子去醫院做了全套檢查,誰知結果一出,竟然是肝癌晚期。
原來兩人看到店里爛掉的水果,不舍得直接扔掉,于是把爛掉的部位切掉繼續吃剩下的。殊不知即便切掉了爛掉的部分,剩下的部分已經被霉菌污染了,經常吃會有患癌的風險。兩人悔不當初,想不到自己“節儉”的習慣,卻成為了患上肝癌的元兇。
一、中國癌癥高發,與水果吃太少有關
我國癌癥高發,與國人不健康的飲食習慣息息相關,有研究稱其中的一大誘因就是水果吃得太少,這是真的嗎?
《柳葉刀》研究了195個國家飲食造成的死亡率、疾病負擔分析后,發現全世界有20%的患者是由于飲食不健康導致的死亡。其中高鹽飲食、雜糧攝入太少以及水果吃的太少,是排名前三的致死因素,研究中有200萬人因水果吃的過少而早死。
水果吃太少,對身體有什么影響呢?
研究發現,適當的多吃水果,有利于降低心血管疾病,以及胃癌、腸癌、食癌、消化道癌癥等發病風險。相反,水果吃得太少,可能會導致膳食纖維、維生素缺乏,引發便秘、皮膚干燥等問題。但需要注意的是,國人水果攝入量少,并不意味著吃越多越好。畢竟水果本身碳水高,水果吃太多、飯吃少的話,會導致糖分攝入過多,可能會引發脂肪蓄積、營養缺乏等后果。
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22》指出,每天盡量要攝入新鮮水果200-350克,而且不能用果汁來代替水果。
二、5種水果別亂吃,或有“副作用”
水果作為一種美味又營養的食物,一直被很多專家推崇,不過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天然健康,有些水果吃錯了可能會適得其反。
1、葡萄柚
柚子中含有呋喃香豆素,這種化合物會抑制肝藥酶的活性,影響到肝臟的解毒功能,一旦與降壓藥等藥物同時服用,可能會導致血壓驟降。因此服用部分降壓藥、降脂藥、含咖啡因的藥物時,要忌食柚子。
2、芒果
芒果雖然解渴利尿,但有些人會出現過敏癥狀,對芒果過敏的人以及腸胃功能不好的老幼人群、脾胃虛寒的人,最好要少吃或者忌食芒果。
3、荔枝
荔枝中的果糖,會刺激胰島素的分泌,引發低血糖反應,因此建議空腹時不要吃太多荔枝,陰虛火旺的人、咽喉腫痛、便秘、有急性炎癥的人也不宜多吃。
4、西瓜
西瓜本身含水量高、升糖指數也高、屬于生冷食品,因此建議糖尿病患者、腸胃虛寒的人、腎功能不全的人,盡量要少吃,以免加重病情。
5、牛油果
牛油果雖然備受減肥人士的推崇,但牛油果的脂肪含量在15%左右,比普通的魚肉、瘦肉脂肪還高,建議不要吃太多,以免脂肪攝入量超標。
三、水果壞了,切掉一部分還能吃嗎?
不少人可能看到水果壞了一部分,而其他地方看起來完好無損,于是便把壞的地方切掉繼續吃,到底能不能吃呢?實話說,需要“區別對待”。
1、低溫凍傷
低溫環境下,水果內部的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異常,細胞內的自由基不能被及時清除,就會影響到水果細胞膜的通透性,導致細胞結構被破壞。這種凍傷一般也不存在微生物的繁殖,抓緊時間食用的話還是可以的。
2、機械性損傷
水果在整個采摘售賣的過程中,如果因擠壓、磕碰等原因導致的機械性表皮損傷,一般只是外形不好看,并不會產生毒素、微生物,因此短時間內應該是可以食用的。
3、霉變腐爛
水垢霉變腐爛之后,會滋生出展青霉菌,產生展青霉素,進入人體后,可能會引起腸道紊亂、腎臟異常等后果,因此腐爛霉變的水果就不要再食用了。
四、水果怎么吃才健康?有3個講究
吃水果一定要講究方法,那怎么吃水果才健康呢?其實吃水果一般有下面幾個講究。
1、新鮮水果最好
購買水果時,不要貪圖便宜,最好選擇外觀完好的新鮮水果,不要選擇切塊的水果。
2、種類要豐富
不同的水果營養成分不同,建議要多種類的攝入,每天最好食用三種以上的水果。
3、合理儲藏
除了像芒果、香蕉等少數不宜放置冰箱的水果之外,其他的水果最好低溫儲藏,以降低微生物的滋生。需要注意的是,關于吃水果的時間似乎存在不少爭議,有人說飯前吃好,有人說飯后吃好,但其實具體什么時候吃是因人而異的。
餐前吃的人群:肥胖人群、高血壓患者、高血脂患者等,最好選擇在餐前吃水果,有利于體重、血壓、血脂的控制;
兩餐間吃的人群:糖尿病患者最好在兩餐間吃水果,更有利于血糖的平穩;
看消化能力來定:消化能力差的人最好不要在飯前、飯后吃水果,也不能一次吃太多,消化能力強的人什么時候吃都可以。不過獼猴桃、木瓜、無花果、菠蘿、芒果等水果,最好不要空腹吃太多。
一旦發現水果霉變腐爛了,就要及時扔掉,壞的切掉了繼續吃可能會被肝癌盯上。平常吃水果,也要注意多樣性,還要了解一些食用禁忌,健康的吃水果才更有利于身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