對一個南方人而言,每天洗澡就像吃喝拉撒一樣再正常不過。然而對北方人來說,尤其是對冬日里的北方人,或者是農村地區的北方人來說,洗澡絕對做不到天天進行。
正是由于洗澡的頻率不一樣,所以每天南方人洗澡只是稍微的沖一下,而北方人每次洗澡,都要用力的揉搓。于是進一步的,南北方人對彼此洗澡都有了進一步的認知差異。
南方人:如此賣力的搓,是因為身上臟嗎?
北方人:他竟然不搓澡,難道不臟嗎?
一、有人身上“泥”多,有人“泥”少,這是為什么?
至于說身上泥的多少,那是個體差異和環境差異來共同決定的。油脂分泌旺盛的人,其身體表面附著的泥要比其他人多一些。
相比之下,隨著年齡加大新陳代謝減緩,老人的皮脂分泌相比年輕人就要少很多。而從環境的角度來看,辦公室的灰塵肯定少于塵土飛揚的工地,處在后一種環境下,身體表面的泥自然就很多了。
再者,如果身處濕熱的南方地區,出汗量較大,泥自然相對也就更多。
二、每天清洗,為啥泥還是很多?
人體代謝過程是一刻也不能停止的,所以即使每天洗澡,洗去了舊的一層,新的身體產生的廢物又會立刻附著在皮膚表層。哪怕是在睡眠過程中,溫度的變化以及身體自我調控的狀態下,汗腺也會分泌汗液。
而且我們本身不處于真空的環境,空氣中的漂浮物質也會無時不刻往皮膚上附著,因此內外因素導致這些泥一直存在,洗過一茬又一茬。
三、身上掉落的“泥”到底是什么?
其實不管南方人還是北方人,洗澡的時候身上都會搓出泥。這個泥,大部分是你身體的新陳代謝,少部分是空氣中漂浮的塵埃。
人體新陳代謝的過程永不停歇,汗液和油脂從皮脂腺分泌,皮膚在不斷更新的過程中,也會持續產生皮屑。
不同體質的人,其代謝的過程相對有些許差異,比如有的人是愛出汗體質,有的人是油性皮膚,還有的人皮屑掉的多。
除了人體自身的代謝之外,外部環境還有大量的塵埃與灰塵,我們畢竟不是生活在無菌的環境里,周圍到處都是肉眼可見或者不可見的顆粒物塵埃,這些物質會附著在人體皮膚表層,和自身代謝的廢物混合在了一起。
四、洗澡搓出的「泥」,越多越好?
有數據表明,人體每天死亡和新產生的皮膚細胞超百萬個,皮膚上的污垢,和角質層貼合在一起,可以保持皮膚濕潤,抵御微生物的入侵。
你沒看非洲的大象,都喜歡拼命往身上甩泥巴用于降溫和保濕嘛。當然,高等文明的人類目前已經不需要這種原始的護膚方式了。
而且皮膚上的污垢積存越多,尤其是油脂分泌比較旺盛的人,這些臟東西容易堵塞皮膚毛孔,容易誘發皮膚病。
于是,有的人每次洗澡,總是拼命大力地搓,這么做雖然可以清除污垢,但捎帶著會把皮脂層損壞掉。如此一來,皮膚不但容易變得敏感,而且會加劇皮膚的干燥,嚴重的還會過敏誘發瘙癢癥。
因此搓澡的時候不可太用力,另外水的溫度也不宜過高。洗澡不但能夠清潔皮膚,關鍵還能夠保持皮膚毛孔暢通,防止細菌感染。此外,洗澡也利于血液循環,刺激末梢神經。
正確的洗澡方式是力度不要太大,過程中先洗臉,能夠避免皮膚表面的污垢進入毛孔,然后再洗澡,最后一步是洗頭。這樣頭發和頭皮在蒸氣中受到更多滋潤,利于清潔和健康。
另外,洗澡水的溫度不要太高,40度左右即可,時間亦不要太長,不要超過20分鐘。需要注意的是,血壓過低、酒后、大量出汗的情況下,都不宜立刻洗澡。
延伸閱讀:北方人搓澡是因為臟嗎?
回到文章開頭關于南北方人對搓澡認知的差異,本質上這是由于環境差異所導致的。
我國南方地區是亞熱帶季風氣候,溫度高、濕度大,出汗量多的情況下,也造成了人們洗澡的高頻率。尤其在炎熱的夏秋季節,有的人一天內甚至洗三四次。
由于洗澡頻率高,皮膚上不易藏污納垢,所以也就不必搓澡。相比之下,北方大部分地區是溫帶季風氣候和大陸性氣候,天干物燥,人們洗澡的頻率明顯低于南方人。
當然,現今條件改善了,北方城市人也可以做到天天洗澡。但是由于環境潛移默化的影響,北方地區還是保留了公共澡堂和搓澡的習慣。
所以北方人搓澡,并不是因為身體真的很臟。當然,空氣濕度低的季節,北方人也可以違反常理天天拼命的洗澡,但那么做的后果就是患上瘙癢癥,過敏體質的人還會出現過敏性蕁麻疹。
在極度干燥的季節,最好不要頻繁洗澡,尤其是不能用力搓洗,這更容易加劇皮膚干燥,導致體內水分流失。
所以,南北方洗澡的差異,歸根結底是自然環境造成的。認識到這一點,南北方人對于彼此的洗澡差異,也就不會奇怪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