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五月楊梅已滿林,初疑一顆值千金”,夏天到了,正是吃楊梅的好時節,可是芳芳做夢也沒想到,一顆小小的楊梅會成為母女之間吵架的導火索,讓她們的家庭關系降到冰點。
年少的芳芳生活在一個重組家庭,放假回家時買了一些楊梅討繼母歡心,本以為繼母會很開心,誰知她看到楊梅卻一臉嫌棄。
“楊梅里面都是蟲,正常人誰吃楊梅呀!”繼母不顧芳芳臉色說道:“也不知道你是不是要害我,這吃下去不生病也得惡心死。”
“有蟲怕什么,洗干凈就行了,又不是病毒,無知真可怕!”芳芳一片好心,卻被如此誤解,她也忍不住回懟。
可是這番解釋繼母卻不聽,反而吵了起來,將楊梅扔進了垃圾桶,兩人你來我往的罵戰,搞得家里雞飛狗跳。芳芳和繼母的爭論到底誰有道理?楊梅里的蟲又因何而來呢?
一、用鹽水泡楊梅,蟲子真的會跑出來嗎?
說起清除楊梅里小蟲的方法,最廣為人知的就是鹽水浸泡,這也是大眾流行的清洗水果的普遍方法,但是很多人并不清晰其中原理,鹽水和果蠅幼蟲之間到底是什么關系呢?
首先,大家要明確并不是所有楊梅都會有果蠅幼蟲,只是有這種情況,所以不必對楊梅過于警惕。
其次,將楊梅浸泡在鹽水中10-30分鐘左右,就可以清除其中的果蠅幼蟲。一方面是鹽水本身就可以殺菌消毒,另一方面鹽水浸泡會和楊梅內部形成很高的滲透壓,這樣就可以將果蠅幼蟲“逼出”。
最后,除了鹽水,其實也可以嘗試用生面粉、果蔬清潔劑、清水、冷藏2-5攝氏度等方式來清除小蟲,當然最好的辦法肯定是購買時就選新鮮楊梅。
對于楊梅含有果蠅幼蟲這件事很多人都比較介意,雖然明知道健康無害,可是心理潔癖少不了。如果十分介意果蠅幼蟲或楊梅買太多吃不完,那也可以嘗試以下方法解決:
第一、冷凍保存1個月;第二、浸入蜂蜜冷藏1-2個月;第三、浸入烈酒,選擇性加糖保存;第四、蒸、煮后冷凍,可存6個月;第五、蒸熟后去核,和藕粉、糖混合冰凍成冰棍;第六、榨汁或搭配煮湯食用等等。
這些方法雖然可以讓人們吃楊梅自由,但是缺點是會改變口味,有的人或許不太喜歡,所以要根據個人的口味和習慣來選擇。
二、楊梅里面真的有蟲子嗎?
楊梅是一種非常美味的水果,也是年輕人最喜愛的奶茶原材料之一,很多人吃的時候也確實會發現楊梅里似乎藏著細小的蟲子,不過鮮有人知這蟲子到底是何物,其實答案很簡單,弄清楚繼續吃,大家不必和楊梅“說拜拜”。
三、適當吃楊梅,有這些好處
楊梅主要分布于我國江蘇、江西、云南、浙江等省份,其形圓潤、其色鮮紅喜慶、其味馥郁酸甜,堪稱水果一絕,素有“果中瑪瑙”的美譽,然而楊梅的好處并不僅于此。
從古代中醫的角度來看,楊梅味甘酸、性溫和,食用后可生津止渴、護胃消食,可用于緩解腹脹、胃脹和消化不良的癥狀。
而從現代醫學和營養學的角度來看,楊梅富含維生素、蛋白質、花色苷、類黃酮、氨基酸(人體必須8種)、礦物質(17種)等等,可以抑制大腸桿菌、痢疾桿菌等細菌,止瀉效果絕佳,而果酸可以促進胃酸分泌,確實有助于增進食欲、促進消化。
·楊梅一次可以吃多少?
《中國居民膳食指南》中建議成年人每日攝入水果標準是200-400克左右,一顆楊梅也就20克左右,大概10顆就足夠了,不宜多吃。吃水果應注意水果多樣化,要豐富水果種類。
·楊梅不是“萬金油”,這類人不能吃!
楊梅內含有糖類物質和多酚類物質,如:果酸、花色苷、黃酮等,對健康人群來說可以開胃促消化,但是不適合胃酸過多、有胃病的患者食用,如:胃潰瘍、胃炎、十二指腸潰瘍等,否則會起到反作用,引發不適。
楊梅在傳統方法的培植下,比較容易成為果蠅產卵的溫床,果蠅幼卵附著于楊梅,會持續生長直到孵化就變成了白色小蟲,這個過程也很少會接觸到病毒、細菌等有害微生物。
此外,果蠅的生存溫度是35-36攝氏度,而人體溫度一般在37攝氏度左右,在體溫和胃酸的雙重保險之下,即使吃下了果蠅幼蟲,它也無法存活。
雖然白色的小蟲看起來讓人沒胃口,但是吃下去其實沒有害處,相反果蠅幼蟲是以蜂蜜和果肉為食,本身比較干凈,而且進入人體也是以蛋白質的形式被消化,還是有點益處的,更重要的是也有很多方法幫大家對付果蠅幼蟲,也不是非吃帶蟲楊梅不可。
·如何選到一顆優質楊梅?
挑選楊梅要注意4個點“望、聞、嘗、切”:
1、望,指的是先看楊梅的顏色,外表干燥,顏色鮮紅最佳,再剝開看果肉,粒粒凸起飽滿的最好,濕癟的不要買;
2、聞,新鮮楊梅自帶天然果香,而放太久的楊梅會散發出腐爛味道或酒味;
3、嘗,好的楊梅鮮嫩多汁、味道甘酸,相反不好的則會干澀無汁;
4、切,指的是觸摸楊梅,表面軟硬適中的較好,太硬或太軟都表明不是上等楊梅,不要買。
楊梅是水果中的瑰寶,它豐富的營養價值給人們帶來了很多益處,現在的年輕人也很喜歡用楊梅制作奶茶,享受它獨特的風味。
相比之下,可能會含有果蠅幼蟲的小瑕疵其實是可以接受的,只要學會正確處理,這完全不影響楊梅的美味。當然,楊梅再好,也不應長期大量食用,大家也需把握食用量,將健康安全放在首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