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上方藍字關注我哦
二十四節氣—寒露
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節氣,秋季的第五個節氣。斗指戊;太陽到達黃經195°;在每年公歷10月7日-9日交節。從氣候特點上看,寒露時節,北方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,東北進入深秋,西北一些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。南方也秋意漸濃。
此時的天氣,正如《禮記》中所云的:“涼風至,白露降,寒蟬鳴。”據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對“白露”的詮釋——“水土濕氣凝而為露,秋屬金,金色白,白者露之色,而氣始寒也”。
古人在《孝緯經》中也云:“處暑后十五日為白露”,陰氣漸重,露凝而白也。”其實,氣象學表明:節氣至此,由于天氣逐漸轉涼,白晝陽光尚熱,然太陽一歸山,氣溫便很快下降,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,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,呈白色,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,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、潔白無瑕,煞是惹人喜愛,因而德“白露”美名。
寒露傳統習俗
上香山,賞紅葉
寒露時節,很多地方有賞楓葉的習俗,“霜葉紅于二月花”就是說這個季節。
講養生,吃芝麻
這時人們應養陰防燥、潤肺益胃。于是民間就有了“寒露吃芝麻”的習俗。
秋釣邊,醉江蟹
在江南地區,人們除了賞菊花,還有吃螃蟹、釣魚的習俗。甚至有“秋釣邊”的說法。
寒露物候現象
元代文人吳澄編著《月令七十二候集解》,將寒露分為三候:一候鴻雁來賓;二候雀入大水為蛤;三候菊有黃華。-9日交節。寒露,是深秋的節令,干支歷戌月的起始。
寒露氣候變化
寒露是反映氣候變化特征的節氣,寒露節氣后,晝漸短,夜漸長,日照減少,熱氣慢慢退去,寒氣漸生,晝夜的溫差較大,晨晚略感絲絲寒意。-9日交節。寒露,是深秋的節令,干支歷戌月的起始。
END
武漢李濟堂生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