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大爺在退休后身體一直不錯,經常下樓和小區里的老伙計們下棋、跳舞。但是最近這段時間,李大爺卻鮮少下去,老伙計們還以為李大爺怎么了。
去到李大爺家中看望后得知,李大爺最近老是莫名其妙的出現腿疼癥狀,還時不時的感覺頭暈,他感覺可能是自己沒有休息好導致的,所以連續幾天都沒有下樓。
這些老伙計們看李大爺的身體情況這樣,覺得不僅僅是沒休息好那么簡單,建議李大爺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,別是身體出現了什么問題。
于是李大爺第二天就去醫院進行了檢查,經過一系列的檢查,李大爺被確診為2型糖尿病,而他身上的腿疼、頭暈癥狀都是因為血糖過高引起。
對于這個診斷結果,李大爺感覺十分詫異,糖尿病竟然會引起腿疼癥狀出現?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?
腳痛就是得糖尿病了?還可能是這5種原因
腿部疼痛是糖尿病患者身上比較典型的一個癥狀,主要是因為糖尿病患者體內血糖過高,導致體內的氧自由基增加,再加上高血糖會給神經帶來毒副作用,會引起微循環出現障礙等。
在這種情況下,會牽連到四肢遠端,比較典型的就是會出現四肢麻木、疼痛感。還有部分糖尿病患者出現腿部明顯疼痛感是因為罹患糖尿病足所致。
糖尿病足的發生和神經病變、血管病變以及感染因素等都有一定聯系,具體的需要就醫進行檢查才能明確。除了糖尿病以外,莫名的腿痛還可能是一些其他原因引起,分為生理性和病理性原因。
其中,生理性原因多是由于腿部受到壓迫后會出現,多見于久坐、久站人群身上,在充分活動后基本就可以得到緩解。
還有些人出現腳痛是由于穿了不合適的鞋子引起,在更換鞋子后即可緩解。而一些疼痛感在活動后還無法緩解的話,則要警惕是一些病理性原因所致。
靜脈曲張:靜脈曲張是指患者的靜脈血管發生了回流障礙,長期靜脈曲張會引起一系列的并發癥出現,位于下肢的靜脈曲張會導致患者出現明顯的腿腳疼痛、麻木感;
關節炎:一些罹患關節炎的患者,也會出現明顯的腿腳疼痛。其中包括風濕性關節炎、類風濕性關節炎等,多種關節炎都會引起患者出現明顯的肢體不適、僵硬以及疼痛感。
腰椎管狹窄:罹患該病后,會引起患者出現明顯的腿疼麻木,主要是因為患者的神經根管、椎管等位置出現了狹窄,導致肢體末端無法得到充足的供氧供血,會出現明顯的腳痛癥狀;
了解了一些可能會引起腳痛的原因之后,再來一起了解下該如何去保護腳部。
腳作為“第二心臟”,我們該如何保護?
1、避免這3種傷腳行為
(1)“暴走”:不論是年輕人還是老年人,都有一些喜歡暴走來鍛煉身體的人。一些本身沒有運動習慣的人,突然大量步行鍛煉很容易會導致腳部腫脹、疼痛,還可能會引起足部出現一些功能性損傷;
(2)常穿人字拖:現在天氣越來越炎熱,很多人都已經開始穿人字拖了。事實上,穿人字拖對于腳部的健康而言不太有利,因為人字拖沒有足弓、后跟固定,容易引起足弓疲勞、疼痛,甚至是發炎,相對來說跌倒的概率也會更高一些;
(3)腳踩鵝卵石:這個方法也是很多人熱衷的,通過腳踩鵝卵石可對腳部起到刺激作用。但是對于本身患有糖尿病、扁平足以及骨質疏松的人群,做這個動作其實是很危險的,很容易引起意外的發生。
2、護腳措施
(1)控制體重:將體重控制在健康范圍內,可以很大程度的減少足部的負擔,也可以避免出現一些損傷;
(2)泡腳:泡腳是個非常好的養生活動,且成本也很低,只要有個桶就可以。建議泡腳的溫度保持在40~45℃即可,泡腳的時間保持在30分鐘以內即可,一些本身患有糖尿病的患者則不建議泡腳;
(3)穿合適的鞋子:鞋子是否合適,對于足部健康而言也非常重要。一定要選擇尺碼合適的鞋子,過大、過小的鞋子都對足部健康不利,同時還要盡量選擇質地柔軟的鞋子。
補充閱讀:經常崴腳是怎么回事?
在生活中,有這么一些人存在,動不動就會崴腳,而崴腳后又很影響正常生活,是什么原因引起頻繁崴腳呢?
一般情況下,經常崴腳的人群很可能是因為韌帶損傷所致,在韌帶出現損傷后還沒有完全恢復的時候,很難保持踝關節的穩定。在這種情況下,崴腳也會經常出現。
對于韌帶功能較差的人群而言,建議及時去醫院進行檢查,明確是需要進行手術修復還是保守治療,保守治療主要是通過肌肉鍛煉,將韌帶功能最大可能的恢復。保守治療失敗后,則需要通過手術的方式來將韌帶功能恢復。
在崴腳之后,應該立即按壓疼痛的點,然后及時對韌帶斷裂的部位進行固定。部分患者在崴腳后會出現腫脹的癥狀,這時候要冰敷來緩解,一般冰敷20~30分鐘即可。在做完這些措施后,再相對應的去進行包扎、抬高處理等。
在生活中出現異常的腿部疼痛一定要引起重視,長時間無法緩解的情況下,一定要及時就醫檢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