每年剛降溫,年輕一輩還躲在屋里,老一輩已經開始上街屯白菜了。
一輛輛大大小小的車滿載著白菜停在街頭巷尾,吆喝著叫賣。東北人買白菜更是豪爽,進貨一般,幾十斤起,畢竟在大冬天屯好好一批白菜,再做成酸菜是家家戶戶的都要做的事。
酸菜經過腌制發酵后,風味獨特,但現在網上流傳著酸菜易致癌的話題,這是真的嗎?
一、酸菜中真的有致癌物質嗎?
在腌制酸菜的過程中,會有微生物參與其中反應,這樣也不可避免的會產生亞硝酸鹽,酸菜會致癌的說法也是源于此。
實際上,亞硝酸鹽是一類無機化合物的總稱,在蔬菜、肉類內天然都有存在。它還被國家允許作為食品添加劑使用,可起到抑制肉毒桿菌生長、繁殖,預防食物中毒,還能調節食物的風味。
但真正致癌的不是亞硝酸鹽,而是亞硝酸鹽和食物內的胺類化合物結合生成的亞硝胺有致癌性。亞硝胺是明確的致癌物,長期接觸會增加食管癌、胃癌、原發性肝癌的發生風險。而酸菜內的亞硝酸鹽含量多少,與腌菜時蔬菜的新鮮程度、添加鹽多少、使用的水是否純凈以及溫度等因素都有關系。
作為食品添加劑的一種,適量的亞硝酸鹽攝入并不會影響健康。那酸菜內的亞硝酸鹽含量安不安全呢?
二、酸菜中到底含有多少的亞硝酸鹽?
重慶市涪陵區衛生防疫站的專家蒲朝文曾做過相關實驗,觀察酸菜使用不同原料、不同濃度鹽水腌制后內里的亞硝酸鹽含量變化。
結果發現,酸菜在腌制初期的亞硝酸鹽含量一直在上升,第6天時的亞硝酸鹽含量達到了峰值,為246mg/kg,之后含量會逐步下降,到20天時已經為1.7mg/kg。我國發布的《醬腌菜衛生標準》中明確規定,腌制菜內的亞硝酸鹽含量≤20mg/kg就是安全可靠的,所以只要確保腌制時間,就無需擔心致癌。
不單不致癌,適量吃酸菜還有不少好處。酸菜內有豐富的纖維素、礦物質、氨基酸等成分,對于保持胃腸道正常功能,預防便秘有不錯的好處。且適量食用酸菜可調節血液膽固醇水平、預防動脈粥樣硬化發生。
三、想要健康吃酸菜,還得注意這四點
吃酸菜是很多人經常在做的事情,但在吃的時候也有不少的注意事項,做好這幾點可幫助更健康地吃酸菜。
1.食用酸菜要適量
食用酸菜時一定要注意控制量,除了亞硝酸鹽外,其內里還有大量的草酸鈣成分,攝入過量很容易產生結石。
2.食用酸菜的健康搭配
建議在吃酸菜的時候多搭配些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,如青椒、柚子、菜花等,維生素C可阻斷亞硝酸鹽與胃液內含氮化合物結合生成亞硝胺。
3.食用腌制成熟的酸菜
酸菜在腌制30天后,其中的亞硝酸鹽水平會下降到較低水平,此時食用相對來說安全一些。如果食用了腌制時間過短的酸菜,之后出現了頭痛頭暈、心慌、心悸等癥狀,則很可能是亞硝酸鹽中毒所致,及時就醫。
4.注意判斷酸菜是否變質
在食用酸菜前,一定要觀察酸菜是否變質,如遇到發霉、組織軟化、酸中帶苦等問題,說明已經變質了,要及時丟棄。
只要科學制作出來的酸菜,別太急著食用,也別一次過量,對于人體是沒有問題的,還會有些益處。但從營養來說,還是新鮮蔬菜營養保留的更好,在吃酸菜同時也不要忘了補充新鮮蔬菜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