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擊藍色字體關注我們
二/十/四/中/國/傳/統/節/氣
AUTUMN
秋分
秋分,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六個節氣,時間般為每年的公歷9月22~24日,秋分這天太陽到達黃經180°(秋分點),幾乎直射地球赤道全球各地晝夜等長(不考慮大氣對太陽光的折射與晨昏蒙影),古時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“的民俗活動,秋分曾是傳統的“祭月節(中秋節),中秋節由秋夕祭月演變而來。
秋分時,地球絕大部分地區這一天晝夜均分,各12小時;在北極點與南極點附近,這一天可以觀測到太陽整日都在地平線上。秋分之后,北半球各地晝短夜長,南半球各地晝長夜短。
“秋分”中的 “分”為“半”之意。“分”示晝夜平分之意,同春分一樣,此日太陽直射地球赤道,晝夜平分(晝夜相等)。
·秋祭月·
/
·送秋牛·
“一場秋雨一場寒。”
秋分時節,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進入涼爽的秋季,南下的冷空氣與逐漸衰減的暖濕空氣相遇,產生一次次的降水,氣溫也一次次地下降。正如人們常所說的那樣,已經到了“一場秋雨一場寒”的時候,但秋分之后的日降水量不會很大。此時,南、北方的田間耕作各有不同。
在我國的華北地區有農諺說:“白露早,寒露遲,秋分種麥正當時。”諺語中明確規定了該地區播種冬小麥的時間;而“秋分天氣白云來,處處好歌好稻栽”則反映出江南地區播種水稻的時間。此外,勞動人民對秋分節氣的禁忌也總結成諺語,如“秋分只怕雷電閃,多來米價貴如何”。
01.秋祭月
秋分曾是傳統的“祭月節”。如古有“春祭日,秋祭月”之說。現在的中秋節則是由傳統的“祭月節”而來。據考證,最初“祭月節”是定在“秋分”這一天,不過由于這一天在農歷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,不一定都有圓月。而祭月無月則是大煞風景的。所以,后來就將“祭月節”由“秋分”調至中秋。
02.送秋牛
秋分隨之即到,其時便出現挨家送秋牛圖的。其圖是把二開紅紙或黃紙印上全年農歷節氣,還要印上農夫耕田圖樣,名曰“秋牛圖”。送圖者都是些民間善言唱者,主要說些秋耕和吉祥不違農時的話,每到一家更是即景生情,見啥說啥,說得主人樂而給錢為止。言詞雖隨口而出,卻句句有韻動聽。俗稱“說秋”,說秋人便叫“秋官”
END
武漢李濟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