谷雨洗纖素,裁為白牡丹。
[ 1 ]
谷雨,是二十四節氣之第6個節氣,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。斗指辰;太陽黃經為30°;于每年公歷4月19日—21日交節。谷雨是“雨生百谷”的意思,此時降水明顯增加,田中的秧苗初插、作物新種,最需要雨水的滋潤,正所謂“春雨貴如油”。降雨量充足而及時,谷類作物能茁壯成長。谷雨與雨水、小滿、小雪、大雪等節氣一樣,都是反映降水現象的節氣,是古代農耕文化對于節令的反映。
谷雨時節,在中國南方地區,往往開始明顯多雨,而特別是華南,一旦冷空氣與暖濕空氣交匯,往往形成較長時間的降雨天氣。秦嶺—淮河是南方春雨和北方春旱區之間的過渡地區,從秦嶺-淮河附近向北,春雨急劇減少。
由于谷雨節氣后降雨增多,空氣中的濕度逐漸加大。谷雨節氣后是神經痛的發病期。同時天氣轉溫,室外活動增加。在飲食上應減少高蛋白質、高熱量食物的攝入。
— 谷雨三候 —
一候萍始生
進入谷雨后,因降雨增多,浮萍長勢迅速,在短短的幾天里,只要留意,人們便可在各處水域飽覽浮萍驟增的一派繁榮景象,那些平時缺少綠意的的水塘、河畔、湖面等等,在谷雨到來的幾天里,浮萍就會快速地生長起來,茂密起來。
二候鳴鳩拂其羽
布谷鳥(嗚鳩)也開始適時蠢蠢欲動起來了,它不住地抖動渾身的羽毛,終于按捺不住滿腔的熱情放聲鳴叫了起來。布谷鳥之所以稱之為布谷鳥,是因為它的叫聲是近似于"布谷”"布谷”的樣兒。另外"布谷”又與"播谷"諧音、近義,有提示人們不要耽誤農時播種的意思。
三候戴勝降于桑
見過布谷鳥的人肯定會說,這鳥蠻漂亮可愛的,小巧玲瓏且羽毛豐澤亮麗。且慢,比布谷鳥還要漂亮的當數戴勝鳥。在布谷聲聲滿山回蕩的之后,谷雨便進入了“戴勝降于桑”的第三候,人們繼而可見戴勝鳥飛臨桑樹的枝頭。它雖然叫起來不甚悅耳,可滿身的漂亮羽毛卻能吸引人的眼球:它頭上的羽冠長而闊,呈扇形,棕紅色或粉紅色,有黑斑或白斑點綴其間,彷佛是一頂絕美的皇冠。
谷雨
宋·朱槔
天點紛林際,虛檐寫夢中。
明朝知谷雨,無策禁花風。
石渚收機巧,煙蓑建事功。
越禽牢閉口,吾道寄天公。
谷雨節氣習俗
「祭倉頡」
清明祭黃帝,谷雨祭倉頡,是自漢代以來流傳千年的民間傳統。據《淮南子》記載,黃帝于春末夏初發布詔令,宣布倉頡造字成功,當天下了一場谷子雨。倉頡死后,人們把他安葬在他的家鄉——白水縣史官鎮北,墓門刻了一副對聯:“雨粟當年感天帝,同文永世配橋陵。”每年的谷雨,“倉頡廟會”都會在陜西白水縣如期舉行。
「喝谷雨茶」
福建的茶農們說,真正的谷雨茶就是谷雨這天采的鮮茶葉制成的茶葉,而且要上午采的。谷雨茶色澤翠綠,葉質柔軟,富含多種維生素和氨基酸,香氣宜人。傳說谷雨這天的茶喝了會清火、辟邪、明目等。所以谷雨這天不管是什么天氣,人們都會去茶山摘一些新茶回來喝。
「賞牡丹」
“谷雨三朝看牡丹”,牡丹花被稱為谷雨花、富貴花,谷雨時節賞牡丹已綿延千年。清顧祿《清嘉錄》曰:“神祠別館筑商人,谷雨看花局一新。不信相逢無國色,錦棚只護玉樓春。”至今,山東菏澤、河南洛陽都會在谷雨時節舉行牡丹花會,供人們觀賞游玩。
END